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shù)據統(tǒng)計,當前我國
廚余垃圾處理中,約50%的部分依靠填埋處理,約38%的部分通過焚燒處理,其余部分通過高溫堆肥、微生物處理或厭氧消化等方式。這就表明,我國餐廚垃圾處理仍以填埋為主。
但是,廚余垃圾填埋處理存在土地占用面積大、二次污染、爆炸崩塌等諸多缺陷,人口密度大的地區(qū)特別是東部經濟發(fā)達省份,填埋處理方式已經遇到瓶頸。尤其是隨著人口增加以及經濟規(guī)模擴張,土地資源會日益緊缺,居民的“鄰避效應”也將日益增強,選址成為垃圾填埋處理難以逾越的門檻。
當前形勢表明,我們必須要改變廚余垃圾以填埋處理技術為主的模式,尋求更符合我國國情的廚余垃圾處理方式。
推進從源頭就地處理模式及小型餐廚生物處理機的應用
自從上海、北京等城市提出了推進廚余垃圾從源頭就地處理,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
消滅型餐廚垃圾生物處理設備已經在各大城市投入使用500多臺。消滅型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是一種采用微生物技術來完全降解有機垃圾的小型智能化一體機,占地面積小,垃圾減量率高,最重要的是垃圾化水處理,完全符合國家對垃圾處理的無害化要求。
目前,單機設備最高日處理量達到3噸,面對日處理百噸以上廚余垃圾的大型垃圾處理廠來說,是有處理量上的局限性,但是餐廚垃圾大多分布零散,如果能在社區(qū)、大學食堂、菜場、農貿市場等源頭區(qū)域加建小型垃圾處理站,將會在大大補充大型垃圾處理廠的同時,節(jié)省了垃圾收運等費用,避免了垃圾二次污染的風險。